街談巷議高倉健臨終的眼
  高倉健於11月10日病逝,享年83歲。硬漢、影帝,一代人的偶像,但是,這一切,都擋不住歲月的侵蝕。昨日傳出他病逝的消息後,網上迅速出現了大批緬懷他的文章,孤獨、清冷、堅毅、忠誠,等等,這些字眼即是對他角色的詮釋,也被看成是他品格的概括。但是,上帝的徵召總是這樣不由分說,唯一可能讓他欣慰的,也許是他可以和他的前妻、在45歲離世的江利智惠美相會了。
  83歲,堪稱高壽,雖然同樣是生年不滿百,但這是大多數人的常態,至於是不是常懷千歲憂,則因人而異。人們所能感受到的痛苦,與他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成正比,所以麻木者臉上,是一種獃滯的祥和。儘管人們對高倉健的內心世界所知甚少,但是《幸福的黃手帕》的導演山田洋次形容道,“他那對眼睛有一股勾魂攝魄的魔力,他的眼神里載滿了悲哀和喜悅”。這樣的眼睛,其主人必定是情感豐富的,只是,無論內心裡如何巨浪翻騰,都掩蓋在他冷峻的外表之下。
  但是,他還是偶有流露。比如談到他的前妻,他說,“世上不會有人比她更寶貴,明知如此,不知為什麼,反而會做出深深地刺傷她的事。”從這些隻言片語,也許人們可以理解在失去前妻之後,他為什麼終生不娶,孤獨終老。
  是的,在失去前妻之後,他永不再婚,沒有子女,至死仍是單身一人。與關註他影壇成就的主流敘事相比,這隻是感情方面的花邊,但唯其如此,才使得這一個生命個體,成為一個時代的傳奇。
  庸常的生命不會成為傳奇,但傳奇通常又是一個悲劇。這是一個讓人感傷的悖論。有些人是被動地成為傳奇,有些人是主動地成為悲劇。高倉健大抵屬於後者。他孤身一人、煢煢孑立,這樣的姿態是高冷的,但本質上卻是柔軟的——若不是因為這份柔軟,他早已可以選擇忘卻,而不必數十年間讓自己陷入“無家可歸”的困境。
  在這篇小文里,我無意於去追述高倉健作為一個電影演員是如何偉大,他主演的《追捕》作為“文革”後登陸中國內地的第一部外國電影,是如何影響了一代中國人。我只是覺得,一個獲得世俗意義上極大成功的明星,終其一生,都在對一段不圓滿的愛情進行緬懷或贖罪,細想之下,幾欲讓人潸然淚下。
  因為沒有子女,高倉健之死切斷了他和這個塵世生理意義上的最後關聯。他離去的背影,如同他的銀幕形象一樣,無比蒼涼。當然他可以不朽,憑藉他在影史上所占據的一席之地。只是,死去元知萬事空,如同殯葬的排場更多的是考慮到生者的虛榮而非死者的體面一樣,身後的毀譽,都和自己無關了。川端康成寫過《臨終的眼》,我相信高倉健臨終的眼,看到的是江利智惠美,而不是他所獲得過的各種影帝頭銜。
  林如敏  (原標題:高倉健臨終的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rmdkgdoku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